闷热难当的黄梅天,“冰字头”茶饮、冷饮相当丰富的如今,你还想得起来去喝一碗凉茶吗?
在黄浦区兴安路上,有一家来自广东的老字号徐其修凉茶糖水铺,成了魔都的网红店铺。这家店铺以招牌凉茶的“苦”而闻名,有网友吐槽“比人生还苦”。
记者蹲点发现,很少有上海顾客进门单点一碗苦凉茶来品,而在线上,最苦的茶却卖出最好的月销量。有老茶客表示,作为“小时候的味道”,广东籍的顾客更易成为苦凉茶的回头客,而爱甜的上海顾客往往会“甜苦搭配”,尝试下最正宗老广风味的凉茶。
(资料图片)
极苦传统茶是招牌,开到上海却被“吐槽”黄梅季里的高温天,于阿姨路过附近想歇脚,拐进了这家“中华老字号”的凉茶铺。
这年头的新式茶饮店遍地是,老式凉茶铺还是挺少见的,于是她请店员推荐镇店凉茶,得知,有着“凉茶王”支撑的蒲公英茶和鱼腥草茶,是传统的两款苦凉茶。
“凉茶王”的名字如此霸气,于阿姨便点了一份蒲公英茶。过去只喝过元易拉罐和利乐包装的品牌甜凉茶,苦凉茶是什么样的?
很快,店员拿来了一份手感温热的塑料瓶装的深色凉茶。看到其他顾客点的甜凉茶是冰镇款,为何自己手里这份却是略有些温热的常温款?店员解释,由于蒲公英茶里特殊的配方,不宜在寒凉状态下饮用,所以不提供冰镇款。
虽然是瓶装,但瓶身上也写明了并非预包装产品,需要尽快饮用。
于阿姨打开盖子品尝了一口,立刻被苦到皱起了眉头:“还以为是微苦,没想到比美式咖啡还苦,简直快赶上中药了。”
出于好奇,于阿姨向店员打听为什么招牌凉茶会这么苦,才知道徐其修凉茶是岭南人顺应本地气候和水土特性制作的饮品,当地高温高湿,而这种苦凉茶非常适合为身体祛暑祛湿,因此自1895年创立起来,受到广东地区的喜爱。久而久之,到凉茶铺子喝凉茶还成了代代流传的人文习俗。
但对于地处江南,没有喝苦凉茶习惯的许多魔都食客来说,这么苦的凉茶就有些接受困难了。在网上,有人吐槽这种苦凉茶“比人生还苦”。
最近,记者蹲点这家铺子采访食客,一个下午的时间人来人往,专门单点苦凉茶来喝的顾客属于“少数派”。很多时候,因为名气太大,顾客们在点甜品或甜凉茶的时候,带一瓶苦凉茶回去体验感受一下。
单喝苦茶有点难,“甜苦搭配”更易被接受市民徐女士则将这家凉茶店当成了网红打卡点。
“兴安路是黄浦区烟火气最足的街道之一,我在网上看到这家店的推荐,客人评价很特别,店里还有双人套餐,所以就和朋友来了。”
在徐女士看来,凉茶铺“既新又旧”。“一说到凉茶铺,就想到以前武侠小说里支个凉茶摊子,这里还是挺现代化的,有空调、有盆栽、有装饰灯。但感觉还是有很多保留传统的地方,比如木制的桌椅,还有装甜品的搪瓷碗和搪瓷调羹。”
找出合适的角度和位置摆POSE,一张张潮流感十足的照片就出现在朋友圈。这里不少到店的顾客都是这样过来“喝东西+拍照打卡”的,而他们的自发分享也会为店铺引来更多新客。
黄梅季节开门营业的日子,有类人比堂吃的顾客还多,那就是外卖小哥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传统的凉茶铺子也对线上渠道多有倚仗。
而在这家店的线上菜单中,就分糖水、苦凉茶、甜味凉茶、绿色茶饮等多个类别,其中不乏新品。上海顾客在点单时可以将苦凉茶和银耳羹、西米系列饮品综合一起,以此来缓冲招牌凉茶的苦味。
“大多数顾客都不爱喝苦凉茶,他们更喜欢几种口味不一的凉茶品种一起下单,用来调和口味。”店员表示,如今天气热起来,点苦凉茶的开始多起来,线上甜苦混点的比较多。
广东茶客更爱“苦凉茶”,熟客喝前先问体质比起下单苦凉茶“尝鲜”的顾客,这种凉茶的回头客和忠实粉丝是怎么认为的?
记者了解到,徐其修的广东籍的茶客较多,但各个年龄阶层的茶客有不同的茶后表现。茶龄小的茶客会把喝到的凉茶分享到社交媒体上,吸引其他广东茶客爱好者去;茶龄大的茶客会把各凉茶的功效和治愈的身体情况一一告知,他们充满耐心地引导别人如何看凉茶、喝凉茶。
来自广东的宁女士就是这里的“老茶客”之一。“我本来在深圳生活,不管是家门外还是工作的地方,凉茶店铺随处可见。渐渐的我也喜欢上喝凉茶,习惯有凉茶的生活。”
她告诉记者,因工作调度来到上海工作,很久没有喝到凉茶,直到有天听说了这里有家徐其修,于是立刻来试喝,“确实就是广东当地正宗的味道”。
宁女士说,六月份太热了,她身体欠佳想祛湿,点了一瓶鱼腥草茶,还和店员聊了起来。
老式凉茶铺子有些特别的“小门道”,熟悉的茶客在点茶前会跟工作人员交流几句,告知自身的身体状况喝遇到的问题。凉茶店铺的工作人员跟凉茶打交道多年,对凉茶的功效作用了解透彻。他们根据茶客的身体情况和诉求推荐凉茶饮品,因人制宜。
鱼腥草茶是用鱼腥草洗净晾晒等一系列工序后支撑的凉茶,味道偏苦。但喝惯了广东凉茶的茶客接受度很高,这种“苦”能接受。毕竟“凉茶王”蒲公英茶要更苦一些。
最近,宁女士和母亲一起到店里喝茶。除了她爱点的鱼腥草茶外,还给睡眠不好的妈妈点了茯苓茶,回味回味“家乡的味道”。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欧洲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